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欢迎光临中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全站搜索
搜索
最新文章
滚动新闻:
图片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吴门医派在疫情防控中“开花结果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于:2020-03-16 10:07:05    文字:【】【】【
摘要: 在抗击疫情的每个节点,都彰显着苏州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1月30日,苏州市中医药管理局成立新冠肺炎中医专家救治组。救治组以会诊、巡诊等形式参与医疗救治,并负责辖区内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的中医药技术指导。2月1日,苏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徐伟入驻定点收治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担任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医尖刀组组长,以确保第一时间让患者用上中医药。2月3日,苏州市的中医专家在新冠肺炎苏州中医诊疗方案中确定“湿热内蕴”证型及其证治方药,并按此方案对本地具有该证型特点患者开展中医药治疗……   

苏州市中医专家救治组组长、苏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孙钢(右)在“隔屏察舌”。

  江苏苏州是吴门医派发祥地,从收治首例患者至3月10日,87名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中医药全程参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疗工作。苏州市也创造了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佳绩。

  敢于亮剑源于文化自信

  在抗击疫情的每个节点,都彰显着苏州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1月30日,苏州市中医药管理局成立新冠肺炎中医专家救治组。救治组以会诊、巡诊等形式参与医疗救治,并负责辖区内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的中医药技术指导。2月1日,苏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徐伟入驻定点收治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担任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医尖刀组组长,以确保第一时间让患者用上中医药。2月3日,苏州市的中医专家在新冠肺炎苏州中医诊疗方案中确定“湿热内蕴”证型及其证治方药,并按此方案对本地具有该证型特点患者开展中医药治疗……

  “在战疫中敢于亮剑,敢于担当作为,是苏州中医人对吴文化的自信。”苏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倪川明说,苏州古称“吴”,这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气候温湿,百姓曾一度饱受传染病之苦。在与温疫千百年斗争中,苏州医家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独树一帜的战疫“宝典”温病学说。作为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的温病学说,也是吴门医派的精髓。

  扶正祛邪对抗“七十二变”

  治疗新冠肺炎目前尚未有特效药。但对中医来说,任病毒“七十二变”,自有扶正祛邪对抗。抗击感染性疾病,中医始终认为是否发病,不仅取决于病原微生物这粒“种子”,更取决于人体体质和内环境的这片“土壤”,也即无论病毒如何变异,防治原则始终为扶正纠偏以祛邪治病。

  “2号住院,6号确诊,8号生宝宝,20号出院。”年轻的新冠肺炎确诊孕产妇黄女士清晰记得生病期间的每一个时间点。从最初入院的紧张焦虑,到现在不仅治愈出院,住院期间还生下一个健康宝宝。黄女士没想到,“古老”的中医药会以这样的方式深深刻入她的脑海。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治疗的一个比较特殊病例。中药治疗方案,既要治疗新冠肺炎,也要兼顾产后调理。治疗效果不错,患者病灶吸收和病毒转阴较快。”苏州市新冠肺炎中医专家救治组组长、吴门医派龙头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孙钢介绍。

  吴门医派临床抗疫显威力

  尽管中西医医学理论体系不同,但在苏州,中西医始终拧成一股绳。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领衔的苏州市医疗救治专家组,以及由苏州市中医医院领衔的中医专家救治组共同指导下,苏州市中西医协同作战。

  2月20日下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务部工作人员正在ICU病区主持一次会诊。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王老伯正是在中西医专家两次会诊确定诊疗方案后,病情已趋于稳定。

  孙钢介绍,中医能减少轻症患者的转重率,对重症患者救治也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中医的清营凉血、散血通络方法,不仅能减轻患者的呼吸窘迫综合征,也是在提前防治患者的肺间质纤维化,这种“络病学理论和方法”,也正是吴门医派的首创和看家本领。

  “察舌观苔,是温病学临床诊疗的重要内容,吴门医派叶天士的《温热论》中论述了温热病舌像的各种变化及其治疗方法,历代温病学家也均善于根据舌质、舌苔等变化开方治疗。”苏州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处副处长陈江说。

  战疫不仅在吴地,吴门医派擅长温病治疗的中医专家们纷纷请战出征湖北。目前,援鄂医疗队中,来自苏州市中医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共有85名。

  “看到患者因为中医药治疗症情明显好转,看到吴门医派临床运用在荆楚大地开花结果,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激动,也提升了自信。”奋战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石俊在战“疫”日记中写到。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 媒体合作: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39健康网 搜狐健康 新浪健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西街11号安格写字楼3层  邮编:100049 

电话:010-86221928 E-mail:zyccw2019@163.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ved  京ICP备20026696号-1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未经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