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期:2021-03-27“医者活人术也,活一人不如活众人,活众人不如活天下人。我一人活又不如使天下后世医者皆能活人。”在这一传承百余年的祖训的感召和影响下,其家族成员——“孙氏岐黄针法”的传人以家传针法治病救人,广受好评。2013年,“孙氏岐黄针法”正式成为天津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启了治病救人的新篇章。近日,笔者走访了“孙氏岐黄针法”第六代传人孙继林,探访了技法的神奇和奥秘。
-
-
日期:2021-03-27著名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顾维钧可谓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荣辱与变迁。晚年之际,他曾以亲历者和见证者的双重独特身份,出版了长达12卷的回忆录,重温重大历史事件。一时之间,引起了史学界极大的热情关注和浓厚的研究兴趣。生于1888年,逝于1985年,享年98岁的顾维钧,在养生保健方面,也有好多宝贵的经验和独特的做法,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
日期:2021-03-27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之一,主要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的炎症,即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炎症的总称。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本病临床以小腹疼痛为主证,多伴有腰骶酸痛、带下增多、月经紊乱等,隶属中医学“盆腔炎”“带下病”“癥瘕”“月经不调”等范畴。
-
-
日期:2021-03-27徽学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几十年的专题化研究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全面发展。随着“徽学”研究的兴起,“新安医学”作为其中一部分,逐渐被中医学界乃至史学界和文化界所重视。1978年“新安医学”名称正式确立,至2020年上半年,新安医学研究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最早冠以“新安医学”篇名的学术论文是黄忠民的《浅谈“新安医学”对温病的贡献》;最早的一部研究专著是李济仁著《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此外还有专著30余部,会议论文470余篇、博士论文9篇、硕士论文近30篇。研究课题以内史为主,涉及新安医学成因、概念、流派、理论特色、学术贡献、文献研究、医家群体和名医世家及其学术传承研究、与其他地域医学比较研究等;而外史方面则有新安医学发展的经济与文化基础研究、地理环境因素分析、徽州宗族制度的作用等。
-
-
日期:2021-03-27萧龙友(1870-1960)名方骏,字龙友,别号息翁,解放后,改为不息翁。幼读经史,为清时拔贡,后学医有成,擅长治疗虚劳杂病,论治主张四诊合参。推崇《伤寒论》,重视七情内伤致病,医药并重。曾于1934年与孔伯华在北平创办北京国医学院,以弘扬中医,培养中医人材。与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齐名。人称北京"四大名医",尝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及全国一、二届人民代表等职。
-
日期:2021-03-2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药品监督管理局,局机关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造福人民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药彰显特色优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为新时代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决策部署,结合药品监管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专家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