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欢迎光临中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全站搜索
搜索
最新文章
滚动新闻:
图片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王烈泉应用半夏泻心汤治验举隅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于:2020-08-27 09:14:32    文字:【】【】【
摘要:王烈泉主任医师是广东省揭阳市名中医,从医40多年来,应用《伤寒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病,很有心得。现举四则验案如下,以飨读者。

王烈泉主任医师是广东省揭阳市名中医,从医40多年来,应用《伤寒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病,很有心得。现举四则验案如下,以飨读者。

  浅表性胃炎

  陈某,男,49岁,2005年8月23日首诊。诉胃脘部经常胀满、疼痛已五年,间断服用中西药,症状未见减轻。现胃脘饱胀疼痛,食后更甚,常呃逆,有时呕吐痰沫,肠鸣,大便干结,纳差,体怠消瘦,口苦微干,舌边有齿印,舌尖边有瘀斑,苔黄厚腻,脉弦。行胃镜检查。

  诊断:浅表性胃炎。

  方药:黄连8g,黄芩10g,法夏10g,陈皮8g,干姜8g,党参10g,大枣15g,炙甘草10g,厚朴8g,山药15g,大黄10g,丹参10g,茯苓10g,日煎服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和,分2次温服,给药7剂。

  二诊:胃脘胀痛减轻,呃逆呕吐消失,大便通,日1次,质软,口不苦,苔淡黄。已效,去大黄,他药依旧,再服7剂。

  三诊:胃脘胀痛、呃逆消失,胃纳增,肠鸣消失,舌上瘀斑已去,全身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上方黄连、黄芩减至6g,加黄芪20g,白术10g,服7剂。

  四诊:病愈。上方去黄连、黄芩、法夏,加白芍12g,当归10g,服10剂,半月后电话报告身体康复。

  按:本例为脾虚不能健运,痰热互结,致胃脘胀满疼痛、呃逆、肠鸣、纳差、便结、消瘦、体倦。证为虚实夹杂,治应攻补兼施。首诊、二诊,用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用黄连、黄芩、大黄清热解毒燥湿为主药,配合四君子汤、半夏、陈皮、厚朴、茯苓,方中姜枣健脾燥湿和胃,舌尖瘀斑,呈现久病多瘀,故加丹参活血化瘀。热去瘀化,以益气健脾为主,治本善后。

  萎缩性胃炎

  黄某,男,76岁,2002年6月5日首诊。诉三年来胃脘经常饱胀疼痛,两胁胀痛、常呃逆、胃纳差、身体逐渐消瘦,于2002年5月20日到汕头大学附属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现胃脘及两胁常胀满疼痛,呃逆、胃纳差、痰多便结、多梦易醒、体倦乏力、头晕、口苦口干、舌边有齿印,舌尖边有瘀点,舌苔黄腻,脉弦结。

  诊断:萎缩性胃炎。

  方药:黄连、黄芩、大黄各8g,法夏10g,茯苓10g,干姜8g,党参15g,大枣15g,茯神10g,白术10g,天麻10g,代赭石20g,柴胡15g,白芍12g,香橼10g,陈皮10g,丹参10g,莪术10g,山药15g。日煎服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和,分2次温服,给药7剂。

  二诊:胃脘、两胁胀满疼痛减轻,口苦口干基本消失,胃纳稍增。已效,去大黄,它药依旧。给药7剂。

  三诊:胃脘、两肋胀满疼痛明显减轻。上方黄连、黄芩、法夏减少5g,加黄芪15g,当归8g,去代赭石、莪术。给药7剂。

  四诊:症状基本消失。上方去天麻,给药7剂。十天后电话报告身体恢复正常。

  按:本例为肝胃气机失调,脾失健运,痰热互结,以致胃脘、两肋胀痛,纳差、体倦、头晕、失眠。仍以黄连、黄芩、大黄清热解毒燥湿为先,配疏肝理气健脾,方用半夏泻心汤合柴芩四君子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胃不和则卧不安”,调理脾胃功能正常,则能安睡。

  胃溃疡

  王某,男,71岁,2019年4月6日首诊。诉近3个月来胃脘常胀满闷痛,呃逆、泛酸、胃纳差,大便不爽热痛,于3月21日进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现胃脘胀满,有轻度压痛,时有呃逆、泛酸,食甜品、豆类食品呃逆泛酸更甚,胃纳差,进食后胃脘饱胀更明显,体倦乏力,大便不爽,质溏,排时下腹有热痛急迫感,面部红赤,舌红,舌尖边有瘀点,苔黄厚腻,口苦口臭,脉细数。

  诊断:胃溃疡。

  方药:黄连10g,黄芩10g,白花蛇舌草15g,牡丹皮10g,丹参10g,赤、白芍各10g,干姜5g,党参10g,白术10g,大枣15g,炙甘草15g,木香8g,法夏8g,代赭石20g,陈皮10g,山药15g。给药7剂。日煎服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和,分2次温服。

  二诊:胃脘胀满疼痛减轻,呃逆泛酸、大便热痛不爽明显减轻,胃纳稍增,面色红、舌红消退,口苦口臭消失,苔薄黄。效不更方,再给药7剂。

  三诊:胃脘饱胀闷痛明显减轻,无呃逆泛酸,胃纳增,大便正常,舌苔正常,脉缓。上方去黄芩,黄连减至5g,加黄芪20g,茯苓10g,当归10g。给药7剂。

  四诊:诸症基本消失,胃纳基本正常,舌上瘀点消退,轻度体倦乏力。上方去黄连、白花蛇舌草、牡丹皮、赤芍,加肉桂6g。给药10剂。

  半月后电话报告身体康复。

  按:本例为胃有热毒痰瘀,蕴积日久,演变为溃疡。首诊用半夏泻心汤加白花蛇舌草、生地黄、赤芍、丹参,以增强清热凉血、解毒功能。热毒逐渐消退,黄连、黄芩、白花蛇舌草逐渐减量至去之,瘀证已去,活血化瘀药也随删去,后期以参、芪、苓、术为主善后。

  慢性结肠炎

  陈某,男,65岁。2016年9月20日首诊。诉反复泄泻近一年,经中西药治疗未见好转,半月前到某医院进行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现每天大便3~6次,多为黏液,时夹清红血,便前左下腹常有疼痛,便末里急后重。腹部常饱胀、有时呕吐痰沫,胃纳差、头晕、体倦乏力,近一年消瘦10斤,面色白光白,口微苦、微干、舌红、舌边有齿印、舌尖有瘀斑,脉细略数。

  诊断:慢性结肠炎。

  方药:①:黄连10g,黄芩8g,白花蛇舌草15g,马齿苋15g,干姜6g,大枣15g,炙甘草10g,党参15g,白术10g,山药15g,木香10g,赤芍10g,田七10g,法夏8g,槐花10g,山楂15g。给药7剂。每天煎服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和,分2次温服。

  ②固肠止泻丸(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生产)每天服3次,饭前每次5g。

  二诊:大便每天减至4次,仍多为黏液,已无鲜红血,腹胀痛、呃逆、呕痰、里急后重均减轻,口苦口干消失。效不更方,给药7剂,仍配服固肠止泻丸。

  三诊:大便每天3次,质软,仍有少许黏液,腹胀满疼痛、呃逆、里急后重消失,胃纳增加,仍体倦乏力、头晕、舌红、苔黄、瘀点消失,脉缓。处方,黄连5g,白花蛇舌草,马齿苋各10g,木香8g,生姜10g,大枣15g,山药15g,山楂10g,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10g,白芍12g,茯苓12g。给药7剂。

  四诊:面色红润,舌边齿印消失,大便每天2次,条状,胃纳恢复正常,头晕、体倦乏力明显减轻,体重增加,全身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上方去黄连、白花蛇舌草、马齿苋,再服10剂。半月后五诊,告知一切正常,再给上方10剂,巩固疗效。

  按:本例为湿热积滞于结肠引起泄泻,泄泻日久肠黏膜损伤而便中带血,治应先清热解毒燥湿、凉肠止血,因此首诊、二诊用半夏黄连泻心汤加白花蛇舌草、马齿苋、槐花、赤芍、田七,以清热凉肠、凉血、止血为主,结合调理气机、平补脾胃,行攻补兼施之法。湿热邪毒消退后,以调补气血治本为主。

  以上四则验案都是胃肠道慢性疾病,病机为气机失调、运化失常,是虚实夹杂之证。半夏泻心汤中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燥湿以袪邪;病久致虚,配用姜、枣、参、术,行攻补兼施之法,证方一致,因而疗效显著。病久有瘀,四例病案均可见瘀证,结合活血药可提高疗效。以上四例均是常见病,多发病,邪毒清退之后,应以治本为主,调补一段时间巩固疗效,以免复发。(洪泽华 魏晗露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 媒体合作: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39健康网 搜狐健康 新浪健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西街11号安格写字楼3层  邮编:100049 

电话:010-86221928 E-mail:zyccw2019@163.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ved  京ICP备20026696号-1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未经可禁止转载